- 医院动态
用职责和生命去守护生命,一定守得住
发布时间:2020-02-202020庚子鼠年,不寻常的开篇,不平凡的年,新冠病毒肆虐,向人类发出了挑战。“不出门、不聚集”成了大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给每周三次的血透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早出晚归,兢兢业业,虽然不是防控一线,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他们就是秦皇岛市第二医院从事血液净化的医护团队。
透析患者本身就有多种基础病,在这场疫情下,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易感人群中的高危人群。如何保证透析患者不被感染,这是透析室诸多护理问题中的首优考虑问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院党委高度重视,比往常更加关心科室工作:院长郑岳在晚上九点看到北京复兴医院发生的血透患者感染新冠肺炎事件后,第一时间下达指示,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保证科室患者安全;副院长刘桂荣多次下科室亲临指导,严把院感防控关;院感科科长刘冬梅带领她的团队多次下科室,督导、检查我工作完成情况;护理部主任朱宽敏、副主任马颖亲临科室,指导工作。
血液透析室及时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组,制定防控措施、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流程;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管理,做好预检分诊;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废液排放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在做好这些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在这病毒肆虐,人人自危的特殊时期,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是不容忽视,为此护士长带领她的护理团队运用新颖的叙事护理方式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与患者之间的故事,改变着他们面对生活,面对他人,面对疾病的态度。
燕老师,今年七十岁,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数学老师,由糖尿病肾病发展为尿毒症,透析龄七年,平时文质彬彬,从不多言。从科室实行严格预检分诊后,进入透析大厅的第一件事就是测量体温,这天,小何护士正在给其他患者测量体温,燕老师低着头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想要躲避测体温,不巧,被仔细认真的小何护士发现了,她立即说道:燕老师,您别进去,先来测量体温。燕老师情绪激动的把拐杖一扔,说:“一会儿不让进,一会儿测体温,把我折腾死算了!”“怎么了,燕老师,今天火气怎么这么大,来,我扶着您到床上,咱们慢慢说!”护士长走到燕老师身边说道。
燕老师哼的一声,没说什么,也往床边走去。
“燕老师,今天脱多少水呀?这两天心情不好吗?有什么心事您和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他落寞的说道“你能帮上什么忙啊,一个老年人的孤独你能懂吗?”
“这种感受是从什么时候来到您身边的?他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都是这肺炎闹的,一个多月了,专家都不让出门我还得来医院透析,去医院透析也打不到车,连我儿子都不来看我了,活着有什么意思!”
“哦,是这样啊!您儿子在哪里上班呢?他工作忙吗?”
“忙啊,他太忙了,他在民政局上班,从肺炎来了他就自愿参加了抗疫服务队,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在服务队安排的小区门口防控点值班,天气这么冷,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您的儿子真是好样的。”
“是啊,我儿子一直都很优秀,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长,上班以后也是业务骨干,很受领导重视,昨天他给我打电话还说,今年他又被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呢。”
“我们应该向您儿子学习,您也为他自豪吧?”
“当然了!刚才真是不好意思,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的精心照护,才让我走出了刚得病时的沮丧,有信心活下去,对不起啊,我应该谢谢你们才是,其实我也并不孤独,我还有你们的陪伴啊。”
经过护士长的悉心劝导,燕老师的情绪稳定了,透析过程也十分顺利。转天,护士长给燕老师打去了问候的电话,关心他在家里的情况,特别给他讲解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到下一次燕老师来透析时,他主动排着队测量体温,还提示其他病友,人与人间隔距离远一点会更安全一些。通过燕老师的事件,护士长在科室视频会上特别提出,要关注每一位患者的心里状况,同时运用叙事护理的方式积极给与心理护理,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
面对疫情,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坚守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用生命守护着生命,为了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时刻准备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相约不远处的春天,摘下口罩,真情相拥,盛世太平,繁花与共。
- 下一篇:用爱集结 共克时艰